(2018/08/10修訂)
前言
對不少香港人來說,他們的合唱生涯就是被挑選入合唱團,花半年時間練兩首歌參賽。最後除了賽果,歌名與作曲家都忘記得一乾二淨,然後中學畢業後成世也不再唱合唱。
因為工作關係去年同事發了一個無聊截圖激發了我的考據癖:出於非理性的好奇心,我將2017年第69屆香港學校音樂節所有合唱項目紀錄下來並整理,看看到底今時今日學校音樂老師在教我們的莘莘學子唱甚麼歌。然後製作了一個公開問卷問了九條問題,以選擇題形式看看有多少網友能真正掌握「學界潮流」(可供選擇答案都是統計排名前列)。我打算連續做十年,目的只為了滿足自己好奇心。
今年又完成了,共有53位網友回答,沒有人全部答對,最高分只有一位5/9。就讓我揭曉答案作為本年度的統計報告吧。
2018年數據蒐集概況
暫收錄如下,歡迎各界核對並指正。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ZhhybMp48zkSwswolmwUven6hFcUv8qvYADmcgs8idM/edit?usp=sharing
歌曲、作曲、編曲名稱均作一定修改而非依足音樂節網站所載,目的或為更正糾錯,或為方便搜尋及排列。
9+2條問題
1)哪一位作曲家獲最多小學隊伍選唱他/她的作品?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Greg Gilpin(24人) | 王冠聰(9家) |
王冠聰 譚佩芬 Maurice Goldman(7人) |
Greg Gilpin(7家) |
譚佩芬
Maurice Goldman Hermann Necke(各5家) |
2)哪一位外國作曲家獲最多中學隊伍選唱他/她的作品?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John Rutter(19人) | Mark Hayes(13家) |
Mark Hayes(10人) | John Rutter(11家) |
Bob Chilcott(9人) | Don Besig(10家) |

3)哪一位華人作曲家獲最多中學隊伍選唱他/她的作品?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黃友棣(24人) | 伍卓賢(7家) |
周鑫泉(17人) | 周鑫泉、孫思嶠(各6家) |
伍卓賢(6人) | 黃友棣(5家) |

4)哪一首歌獲最多小學隊伍選唱?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卡爾奈克《庫斯克郵車》(18人) | 王冠聰《來仔細欣賞》(9家) |
王冠聰《來仔細欣賞》(14人) |
卡爾奈克《庫斯克郵車》
譚佩芬《萬變生機》(各5家) |
林詩達(林福裕 編)《小雨中的回憶》(8人) |
林詩達(林福裕 編)《小雨中的回憶》
麥其拉爾《牧童之歌》(各4家) |
《庫斯克郵車》與《牧童之歌》兩首身世就含糊不清的歌曲仍然是最受歡迎的歌曲,筆者很想知道老師怎樣為學生介紹這兩首歌。還是覺得都是小學生不用這麼深入?
又,筆者仍然很想知道《牧童之歌》原曲是甚麼?「麥其拉爾」是誰?
(不知這兩個反問要回帶到幾時呢?)
5)哪一首外語歌獲最多中學隊伍選演?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Mark Hayes (arr.)《Dry Bones》(13人) |
Don Besig《Flying Free》
Thomas Morley《April is in my mistress face》(各5家)
|
Don Besig《Flying Free》(12人) | Mark Hayes (arr.)《Dry Bones》(4家) |
Jay Althouse (arr.)《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Don Besig《Take These Wings》(各7人) |

6)哪一首中文歌獲最多中學隊伍選唱?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周鑫泉《雪花的快樂》(31人) | 伍卓賢《我唱出了世界的聲音》(6家) |
張以達《採茶》(10人) |
周鑫泉《雪花的快樂》
周鑫泉《城南送別》
張以達《採茶》(各3家)
|
伍卓賢《我唱出了世界的聲音》(7人) |
另有8首歌有2家學校選唱,不贅。
7)哪位作曲家獲最多隊伍選唱他/她的作品?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John Rutter(18人) | Mark Hayes(16家) |
Mark Hayes(16人) | John Rutter(14家) |
Don Besig(11人) | Don Besig(12家) |
伍卓賢 Greg Gilpin(各11家) |
8)哪位作曲家最多作品獲選唱?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John Rutter(16人) | John Rutter(10首) |
黃友棣(14人) | Mark Hayes(9首) |
Mark Hayes(13人) | Greg Gilpin(8首) |

去年報告筆者曾說「John Rutter與黃友棣的影響力雖在但已大不如前」,看兩年數據,似乎過於武斷。
9)哪一首歌獲最多隊伍選唱?
網友猜想(票數) | 真實名次(學校數目) |
伍卓賢《我唱出了世界的聲音》(20人) | 王冠聰《來仔細欣賞》(9家) |
Thomas Morley《April is in my mistress face》(10人) | 伍卓賢《我唱出了世界的聲音》(8家) |
Don Besig《Flying Free》(9人) |
Hermann Necke《庫斯克郵車》
譚佩芬《萬變生機》 Thomas Morley《April is in my mistress face》 Don Besig《Flying Free》 Daniel Elder 《Lullaby》 Don Besig《Take These Wings》(各5家) |
*還有兩條我關心的題目,只是很難化成趣味問題而沒有放進問卷,容我在此自問自答:
10)有多少香港作曲家合共多少作品(創作及改編)獲選唱?
41位共68首。(2017年:24位共46首)
作曲 | 編曲 | 歌名 | 演唱學校數目 |
陳崇泰 | 關山月 | 1 | |
陳家曦 | 藍蝴蝶 | 1 | |
陳家曦 | 亂都之戀 | 1 | |
陳家曦 | 三生石 | 1 | |
陳嘉嘉 | 李道正 | 愛之詩 | 1 |
陳錦標 | 秋夕 | 1 | |
陳能濟 | 兵車行 | 2 | |
陳偉光 | 秋夜 | 2 | |
鄧樂妍 | 春曉 | 1 | |
何崇志 | 購物天堂 | 1 | |
何崇志 | 只有和聲 | 2 | |
何祟志 | 韻樂共流 | 1 | |
何子茵 | 健康運動會 | 1 | |
何子茵 | 四季的樂韻 | 1 | |
黃友棣 | 陳功雄 | 黑霧 | 1 |
黃友棣 | 陳功雄 | 寒夜 | 1 |
黃友棣 | 蜘蛛 | 1 | |
黃友棣 | 猴戲 | 1 | |
黃育義 | 紙船 | 1 | |
黃芷筠 | 給我一刻鐘 | 1 | |
賈無弦 | 東風嫁 | 1 | |
賈無弦 | 北地雪 | 1 | |
賈無弦 | 南歸客 | 1 | |
黎尚冰 | 金縷衣 | 1 | |
黎小田 | 學校生活多樂趣 | 2 | |
李樂安 | 鄭基恩 | 荒城 | 1 |
李樂安 | 紀元晨光 | 2 | |
李樂安 | 荒城 | 1 | |
李佩珊 | 爸爸媽媽 Gee-Lee-Gua-La | 2 | |
李啟源 | 仍然 | 1 | |
李唯德 | 夢之旅 | 1 | |
李偉安 | 風的華爾茲 | 1 | |
李偉安 | 掩耳盜鈴 | 1 | |
李偉安 | 望梅止渴 | 1 | |
李偉安 | No Place In Our World | 1 | |
李偉安 | 上善若水 | 1 | |
李偉安 | 窗 | 1 | |
梁祐彰 | 渺小 | 1 | |
梁智軒 | 風鈴 | 1 | |
林丰 | 黃鶴樓 | 1 | |
林家慶 | 劉孝揚 | 在水一方 | 1 |
林慕德 | 人生多麼可愛 | 2 | |
林聲翕 | 你的夢 | 1 | |
羅大佑 | 劉孝揚 | 東方之珠 | 1 |
莫然 | 冉天豪 | 不了情 | 1 |
譚佩芬 | 萬變生機 | 5 | |
譚天樂 | 長頸鹿 | 1 | |
譚天樂 |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of Bach | 1 | |
譚天樂 | 路人 | 1 | |
譚天樂 | 路人(女聲) | 1 | |
王冠聰 | 來仔細欣賞 | 9 | |
翁慧韻 | 動力信望愛 | 1 | |
伍卓賢 | HuXi | 1 | |
伍卓賢 | 我唱出了世界的聲音 | 8 | |
伍卓賢 | 豆芽國 | 1 | |
伍卓賢 | 春天的日記 | 1 | |
謝基信 | A Canadian Boat Song | 1 | |
謝基信 | 歡樂 | 1 | |
謝基信 | The Vesper Sparrow | 1 | |
謝基信 | 客旅 | 1 | |
許冠傑 | 陳健華 | 父母恩 | 1 |
姚敏 | 冉天豪 | 春風吻上我的臉 | 1 |
葉賜光 | 每一個也重要 | 1 | |
葉賜光 | 山野間 | 1 | |
尹克榮 | 陳健華 | 小白船 | 2 |
民歌 | 葉惠康 | 跳吧 跳吧 | 1 |
民歌 | 葉惠康 | 雲雀呀雲雀 | 1 |
民歌 | 黃友棣 | 鳯陽花鼓 | 1 |
民歌 | 黃友棣/陳功雄 | 在銀色的月光下 | 1 |
11)有多少香港的原創或改編粵語歌曲?
23首,佔香港作品33.8%,佔中文作品(共134首)17.2%。
(2017年:22首,佔香港作品47%,佔中文作品(共120首)18.3%。)
16首由33家小學選唱,7首由9家中學選唱,其中賈無弦《東風嫁》、《南歸客》、《北地雪》與李唯德《夢之旅》均為新作,而改編作品僅2首。
(2017年:19首由小學選唱,1首由中學選唱,2首在中小學均有選唱)
外語歌曲的「國藉」
今年計算撇除了牧歌組,只計算中小學外語組別及公開組。
今年287首由162位/組可辨認的作曲家創作或編曲的外語自選曲來自12個國家,美國作曲家繼續佔大多數,總共102位/組,達63%。
第二位:英國,12位(7.4%)
第三位:日本,6位(3.7%)
-但有些歌曲是日本人編曲的日本流行曲才有這麼多日本人,又,松下耕有六首。
其他國家如下:
第四位-各4位
香港(謝基信、李偉安、譚天樂、Yuet-Lam Wong)
加拿大(Rupert Lang、Donald Patriquin、Eleanor Daley、Mark G Sirett)
匈牙利(Zoltan Kodaly、Levente Gyöngyösi、Csemiczky Miklos、Gyorgy Ligeti)
第五位-各3位
澳洲(Stephen Leek、Sandra Milliken、Tim Minchin)
挪威(Ola Gjeilo、Kim Andre Arnesen、Rolf Lovland)
第六位-各2位
阿根廷(Astor Piazzolla、Oscar Escalada)
芬蘭(Jaakko Mantyjarvi、Jukka Linkola)
德國(Franz Biebl、Henry Mayer)
菲律賓(Jonaf del Fierro、Maria Theresa Vizconde-Roldan)
波蘭(Jakub Neske、Michal Zielinski)
第七位-各1位
俄羅斯(Sergei Rachmaninoff)
南非(Hendrik Hofmeyr)
韓國(Hyun Kook)
新加坡(Darius Lim)
斯洛文尼亞(Lojze Lebic)
瑞士(Frank Martin)
至於中文歌,撇除翻譯歌曲,也有來自外國作曲家的作品:繼續是新加坡的吳多才,有《紀元晨光》與《精忠報國》。
又,今年公開組6隊參賽隊伍共12首自選曲只有一首中文歌:冉天豪《願》,來自台灣。
有關指定曲的數字
連牧歌組在內,44首指定曲,當中有23首外文歌,21首中文歌。
中文作品依舊全為國語演唱,當中香港作曲家作品共3首,2位作曲家。
李超源(編)《可愛的玫瑰》
李超源(編)《黎明之歌》
林聲翕《迎春曲》
統計完畢,明年再見。
附:聯校音樂大賽之指定曲 2018
小學合唱初級組
王冠聰:來仔細欣賞
Andy Beck: Solfege Song
小學合唱高級組
谷建芬:歌聲與微笑
Andy Beck: Light a Candle
中學合唱初級組
伍星洪:歡唱大自然
Jay Althouse (arr.):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中學合唱高級組
伍卓賢:我唱出了世界的聲音
Peter Townshend (Andy Beck arr.): Pinball Wizard
Ira & George Gershwin (Jay Althouse arr.): Nice Work If You Can Get It
-三個組別都是一中一英,中學高級組多一首爵士風格的英文歌供選擇。
-四首中文歌有三首都是粵語歌,兩首是香港作曲家作品,一首是澳門作曲家作品。
-中學組的選曲可選擇同一編曲的同聲或混聲版本。
-去年的格式問題已改善,作曲編曲都清楚列明,更有詳細的樂譜版本資訊供參賽者購買樂譜時參考!
本文或於不同媒體轉載,或有更新修正未及更新所有傳媒,最新版本以 https://leonchu.net/2018/08/09/20180809/ 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