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曾經為某交響樂團的音樂會撰寫樂曲解說,寫了幾首電影配樂的簡介。樂手友人音樂會當晚就興師問罪:「Pirates of the Carribean是『加勒比海盜』麼?」原想立即回答「不是『加勒比海盜』是甚麼?」突然卻想起,香港明明譯作「魔盜王」啊!才發覺自己輕率搞錯!罪過罪過!然而場刊已印,concert已完,恨錯難返。早前再度為該樂團寫樂曲解說(這次是美國動畫音樂),第一件事就是先核對所有譯名,確保已寫下所有港譯片名,才安心下筆!
所以,看到下面港樂的節目表,也狠不下心腸狠批了:
http://www.hkphil.org/tch/concerts_and_ticket/concerts/concertdetail.jsp?id=449
拙眼一看,好些劇名也不是港譯:
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 夢斷城西
天堂樂園=Cinema Paradiso=星光伴我心(要麼《天堂電影院》,要麼《新天堂樂園》,哪來的《天堂樂園》?國際發行時省去了意文原名的「Nuovo」一字,所以台灣用原名造譯名才多了個「新」字啊!)
冰雪奇緣=Frozen=魔雪奇緣(才一年前在香港上映的電影…..)
艾薇塔=Evita=貝隆夫人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孤星淚(儘管我自己一直不喜歡明明小說早就譯成《悲慘世界》多年,當年音樂劇在香港上演時卻要手多譯了個新名)
至於《Flower Drum Song》不譯《花鼓歌》、《On the Town》不譯《錦城春色》,年紀不夠老而我本不是音樂劇迷,也不敢說是否中港台譯之不同了。
人名訪面,Andrew Lloyd Webber一貫港譯「萊特韋伯」現在成了「洛伊韋伯」也算了,最妙的是Claude-Michel Schönberg成了「爾勳伯格」?「爾」從何來?我Google了「爾勳伯格」,第一個結果是Wikiepda的「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茅塞頓開。
相同的錯誤我也犯過,我也相信是無心之失。只是,會不會多了一點……
(下面為發佈後友人報料再更新)
江湖女=Jumbo=馬戲奇觀
======
P.S. 停筆數月,某程度上是我發覺沒能力用最公正持平的方法把上一篇文章寫完下集,於是一直避開此blog。我想2015來個重新開始,堂堂正正來個抱歉:「我要走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