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港樂新樂季

香港管弦樂團(港樂)剛宣佈了新樂季節目,看過節目清單,有點想法。

20140417-020944.jpg

-揭幕音樂會有Bronfman的布拉姆斯第一,更有華格納《崔斯坦與依素德》前奏曲與愛之死,與及史特勞斯《玫瑰騎士》組曲,好德奧!好浪漫!

-如果Hrusa帶來的是楊納傑克《小交響曲》,這場捷克風情音樂會就是必聽的一場。

-國慶音樂會喜見林敬基擔綱指揮。然而,繼2010年(呂嘉/陳潔)再演《黃河》鋼協,曲目選擇令人失望。回顧近年國慶音樂會曲目,其實看不出有甚麼焦點或心思,要麼西方經典(德伏扎克出奇地頻頻出現)搭上一兩首「西方認識的」中國作曲家作品,要麼就是一堆中國小品或搭上《黃河》或《梁祝》。我不禁想學蘇絲黃說一句:「你夠膽演丁善德《長征》我就夠膽入場」。

-梵志登的馬勒第五就是一場音樂會?會不會太短呢?好友官奴.林查證梵志登與LPO的M5才69分鐘,不算特別慢的演繹啊,實在摸不著頭腦?但梵志登的M5,確實有吸引力~!BTW,內文對馬勒第五的描述,可算是放在任何一首馬勒交響曲也適用的萬能Key。

-文化中心25周年音樂會由馬捷爾指揮,頗有隆重其事之感。三首合唱作品都算不上大型作品,卻由香港管弦合唱團加上學士合唱團合力呈獻,有殺雞用牛刀之感。若是賞識學士合唱團欲繼續合作,何不邀請在《創世紀》演出?(儘管嚴格來說《創世紀》也不必動用巨型合唱團)

-馬捷爾指揮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有趣的選擇。(抱歉,經歷去年兩場港樂音樂會,馬捷爾對我來說仍只是「也許有趣」的指揮)

-「驚慄荷里活」驚見《的士司機》與《碼頭風雲》……老老實實的說是Bernard Herrmann搭伯恩斯坦就好了。

-香港電台第四台四十周年音樂會有曾葉發新作!讚!李颷演Schwantner的敲擊樂協奏曲,讚!但令人納悶的是,德伏扎克《新世界》對港樂來說是節慶音樂嗎?以往國慶又見到這曲子,現在台慶又見到這曲子……

-Frank Peter Zimmermann拉西貝琉士,梵志登指普羅歌菲夫第五,必看!!

-Harry哥哥繼續賀聖誕。

-所謂恨錯難返,上次Thomas Dausgaard演尼爾遜沒有入場,這次重臨就只帶來孟德爾遜與艾爾加。又,我喜歡拉三多於拉二,真好。

-Matthias Goerne唱Wotan???????????????????????????

-Lea Salonga繼續唱百老匯…..不知道有幾多首歌是之前與港樂合作時沒有唱過呢?

-現場伴奏Planet Earth。除了BBC紀錄片、Disney與Pixar,我其實很想看The Matrix Live,希望港樂考慮引進~!

-Eugene Pao~!!!!!!!!!!

-全韓德爾節目,有意思~

-竟然委約陳其鋼創作新作,值得一讚!張弦重臨也是令人期待。

-全法國作品出現Roussel實是驚喜。

-在室樂音樂會演梅湘《時間終結四重奏》是好的,但如果是在交響音樂會演Turangalila-symphonie就肯定最好……惟有繼續等。(小心,Turangalila-symphonie不會是香港首演)

-盛宗亮指揮精選香港青年作曲家新作品,得大力支持。當然個人想法是到有一天港樂一個樂季的音樂會,隔場或隔兩場音樂會就有一首本地作品(舊作新作梅花間竹),才是本地作曲家真正出頭天。慢著……林丰呢?

-DSCH11,吸引!

-又有史特勞斯,這次是《英雄的一生》~!

-王羽佳有兩場協奏曲加一場獨奏會,郎朗有兩場協奏曲。這說明王羽佳價碼目前應該仍然比郎朗便宜。(一笑)梵志登的《大海》與《波萊羅》似乎應該很有趣。

-如果我要看這一場收爐演出,原因將會是李斯特《前奏曲》!